盡管工業(yè)生產(chǎn)中遇到的粉體,是一群粒度分散、大小不連續(xù)的顆粒群,但其粒度的表述都是建立在個別粒子的粒徑統(tǒng)計值的基礎上的。因此必須先了解單個顆粒的粒徑表示方法。
粉體單個顆粒粒徑的表示方法與測定方法有關。根據(jù)現(xiàn)實的各種測量儀器的工作原理,有將“粒徑”定義如下:
當被測顆粒的某種物理特性或物理行為與某一直徑的同質球體(或其組合)zui相近時,就把該球體的直徑(或其組合)作為被測顆粒的等效粒徑(或粒度分布)。該定義包含以下四層含意:
(1)粒度測量實質上是通過把被測顆粒和同一種材料構成的圓球相比較而得出的;
(2)不同原理的儀器選不同的物理特性或物理行為作為比較的參考量,例如沉降儀選用沉降速度,激光粒度儀選用散射光能分布,篩分法選用顆粒能否通過篩孔等等;
(3)將待測顆粒的某種物理特性或物理行為與同質球體作比較時,有時能找到一個(或一組)在該特性上*相同的球體(如庫爾特計數(shù)器),有時則只能找到zui相近的球體(如激光粒度儀)。由于理論上可以把“相同”作為“相近”的特例,所以在定義中用“相近”一詞,使定義更有一般性;
(4)將待測顆粒的某種物理特性或物理行為與同質球體作比較時,有時能找到一個確定的直徑的球與之對應,有時則需一組大小不同的球的組合與之對應,才能zui相近(例如激光粒度儀)。由于所采用的測定方法不同,目前出現(xiàn)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用的特征線段表示;如定方向徑dF,定方向等分徑(Martin徑)dM,定向zui大徑;
②用算術平均直徑表示;
③用幾何特征的平均值表示;
④用等效直徑表示,即某種圖形的當量直徑;
⑤用有效直徑表示,即相當于具有相同沉降末速的球體的直徑。
對于粉體單一的球形顆粒,其直徑即為粒徑。非球形單顆粒,可由該顆粒不同方向上的不同尺寸按照一定的計算方法加以平均,得到單顆粒的平均直徑或是以在同一物理現(xiàn)象中與之有相同效果的球形顆粒直徑來表示即等效粒徑或叫當量徑。
相關產(chǎn)品:粉體綜合特性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